梦溪围棋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937|回复: 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戎马风骨 云水襟怀 ——与北京市书协副主席、著名军旅书法家丁嘉耕一席谈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楚嘉凡君 发表于 2011-6-7 16:28:2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2011年3月15日,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召开五届四次理事会,军旅书法家丁嘉耕当选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——这是军旅书法界的一件喜事。

    山秀书香,室雅墨浓。记者与总后勤部政治部编研室主任丁嘉耕先生促膝而谈。这位军旅书家的风骨与襟怀,与自然和人生构成了一种静水流深的默契,而与这个繁华而喧嚣的时代,则形成了一种对应而不对立的和谐,令人如有“悠然见南山”之悟。而聆听嘉耕先生对书法与生活、艺术与人生的深切体悟和精妙见解,则如焚香品茗,步入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之境。

   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

    ——在艺术与城市之间

    记者:有人把您在北京街头的书法,称为这座文明古都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“文化名片”,并与欧洲的城市雕塑进行了艺术功能、城市文化和中西方比较美学上的研究,认为不仅有异曲同工之妙,更有独特的东方神韵。您怎样认识书法与您生活的城市的关系?

    丁:过誉了。我希望中国城市的街头,成为书法艺术的长廊,中国书法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道风景,成为外国人观察中国的美好印象和核心记忆之一。中国有中国的美、中国的审美,中国有中国的哲学、中国的人生,而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,正是这种中国精神与情感的集大成者。书法,那行云流水般的笔意墨韵,是最能代表中国的艺术形式之一,最能向世界传递中国人对美的理解、对和谐的理解的艺术品种之一。

    我认为,书法文化对美化城市心灵、提高城市品位大有裨益。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二十年中,整个中国大、中、小城市翰墨飘香,书法制成的各种牌匾遍及大街小巷,让人叹为观止。现在,由于网络等多种新形态文化的冲击,我们的城市出现了大量千篇一律的“电脑字”。为什么书法在北京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?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,固定模式的、一成不变的美术字让人感到乏味。而追求个性和变化,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。正因为如此,人们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前所未有的饥渴感。中国城市,特别是中国古城需要书法点缀,需要书法的美化。如同未经省察的生活是盲目的,那么未经审美普及的日常生活则易滑入审丑的误区。我们的城市不能只慕“西装”忘了“汉服”,现代城市需要时尚的繁华,也呼唤传统文化的厚重。

    记者:您的意思是不是说,书法在其纯粹的艺术功能以外,还在美学涵养、道德教化以及文明复兴等方面,具有独特的社会责任和民族文化担当?

    丁:是这个意思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,在当前民族复兴的大时代中,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,在其文化属性之外,还具有深刻的政治性、当代性和群众性。从这个角度和高度认识书法,指的是不要就字论字地谈论书法本身,而是把它放到当代的政治氛围、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体会和实践书法的当代意义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书法不仅承载着保护和弘扬民族精神文化的使命,同时担当着抵御外来文化冲击、抗击腐朽文化渗透的责任。

    中国是文化大国,文化类型不可胜数,仅凭中国书法就完全可以将一个都市装点得古色古香,装点得很文化,很有中国味。这不仅是中国元素的美感,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与传播。每一种文明,包括政治文明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,深处都蕴含着其深刻的哲学体系,也都有着具备核心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载体。我看书法即是中国核心文化符号之一。

    上马击胡 下马草檄

    ——在墨痕与剑气之间

    记者:您身跨“职业军人”与“书家墨客”两道,真应了古人“上马击胡,下马草檄”之说。在外界眼中,您的这种“文武之道”充满着迷人甚至有几分神秘的色彩,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?

    丁:“文武之道”在哲学的深层和思想的高处,是融会贯通的。书法艺术是我8小时以外的必修课。8小时内,我有很多工作要处理,没有时间顾及书法。而且,我是一个部门的主官,要考虑全局,谋划工作,必须聚精会神。但工作再忙,始终不影响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。相反,对我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。因为各种文化艺术都是同根共乳的,优秀的艺术家都需具有深厚的中外文化底蕴和精深的个性艺术修养。它们的根扎在一起,从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中汲取共同的文化精乳;它们枝繁叶茂,张扬着各种艺术的特征和个性。因为研习书法,所以必须广泛涉猎、通览古今、兼收并蓄,由书法而学习研究文学、哲学、美学、史学等学问。这些学问有的直接作用,有的间接作用于我所从事的军队政治工作。同时,学习书法需要淡泊名利,需要培养过人的毅力,培养“板凳要坐十年冷”的心态,这与为人处世、为官做事都是相通的。特别是书法通兵法,书法上的很多哲理与兵法运用如出一辙。所以,人们一贯倡导培养高雅情趣,书法不失是一门于工作、人生、修养都有益的高雅情趣的艺术活动,应当成为军队政治工作者的必修课。

    记者:中国历史上,有不少军旅书家、诗人,比如岳飞、辛弃疾等,大都以大江东去、沉雄豪阔的文风书意见长,成为我国军事文化的典范。我们知道,您不仅是当代军旅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,也是知名的军旅散文作家和书法理论学者,您如何评价当代军事文化?

    丁:工作之余,我搞书法、写文章,基本上出于这样的一种理解:那就是在文化的沉浸中涵养胸中浩然之气,蕴蓄一种传统而现代的文武之道。我总在想,作书与作文,应该成为一种相伴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外化,而并不一定作为职业。而我作为职业军人,在多年作书与作文的冷暖甘苦中,也的确体会到军人文化、军事文化的风云际会。我的书法中、文章里,投射和倾洒着我作为军人的风骨和意趣,传达着我对博大开阔、沉雄广放与宁静自适、淡泊潇散,一武一文两种美学相得益彰的追求。古典兵学《尉缭子·兵令》说:“兵者,以武为植,以文为种。武为表,文为里。”这是非常深刻的认识。一支军队必胜的斗志源泉何在?一个军人不死的意志源泉何在?可以说,真正的魂,深蕴在一支军队的文化之中。

    书法,文章,就是这种精神血脉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。我们许多官兵都读过岳飞的名词《满江红》,也见过这位古代将军气势如虹的手书,那字里行间传递的精神气质和豪迈心怀,有着穿透时空、穿越历史的力量,跨越千年而依然荡气回肠。我想,这就是文化的力量,这就是我们的军事文化的魂魄与魅力。

   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

    ——在书道与人生之间

    记者:您的书法“师古能化,陈中出新,典雅秀劲,擒纵有度”,实现了古朴、典雅、遒劲、厚重与自然、流畅、豪放、潇洒的统一,秀美与壮美的有机契合,“十年寂寞任磨洗,一纸惊人书瀚香”。您怎样评价当前的书法和书法的发展?

    丁:对书法的理解,我喜欢借用庄子的一句话:“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”。高妙的书法境界,不论是“骏马朔风漠北”风雨如磐的壮丽,还是“杏花春雨江南”烟桥柳溪的优美;不论是“醉里挑灯看剑”的豪放,还是“杨柳岸晓风残月”的婉约,在最高的艺术准则上都殊途同归于“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”。

    书法功夫,在朝思暮想、洗濯磨淬、日积月累。回顾30余年的学书历程,我没有抄过一寸近路,下的是笨功夫、真功夫、实功夫、苦功夫。所谓“取法臻乎上,驰毫雅且新”,正是千锤百炼而来。

    书法功夫,又如古人所言“功夫在诗外”。首先,须得读破万卷书,经年累月读书求索,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所有艺术植根的大地厚土。孔子说,“不学诗,无以言”,又说,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就是教育我们如何从内心敬惜字纸、学以致用。其次,须得踏破万里路。行万里路,有时比读万卷书更重要。见多识广,方可涵养胸中浩然之气。心中江山无限,方有笔下锦绣万千。不经过这样的历练,则不会心有所悟,更不可能落笔烟云,也就永远不可能抵达“大象、大学、大气、大我”之境。

    说到当前中国书法的发展,可以说已是春色满园、花团锦簇。但无论何时,在去伪存真、抱朴守拙中坚守艺术阵地,在仰望崇高、拒绝媚俗中坚守精神高地,都应是书家不变的心传,都应是书界永远的香火。

    记者:书法并非您的职业,但在您身上,书法似乎已经成为您人生的山高水远、阡陌纵横,深化着人生厚度、拓展着人生宽度,您与书法之间,有着某种“天人合一,物我两忘”的和谐。您怎样理解书学与书艺、书法与书家、书道与人生之间的关系?

    丁:书法是心灵的窗口,是心灵的观照,那连绵不断的线条是书法家心灵的轨迹。1976年2月,我的导师沙孟海先生对我说:“书为心画,心灵不美怎么能写出美的字来?”所以,沙老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“写好字首先要做好人”。

   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字如其人之说。柳公权有著名的“心正则笔正”之说。明末清初书法大家傅山也说,作字先作人,假如人格不高,字格就媚俗。我们翻开中国书法史册,别的暂且不论,仅就宋代四大家来说,无论是苏(轼)字的天真自在,还是黄(庭坚)字的纵横奇崛;无论是米(芾)字的跌宕多姿,还是蔡(襄)字的温厚敦实,都与他们的人品和性格有着惊人的巧合,这更加诠释了“字如其人”之说。

    所以,我常以谢绝招摇和光环自警,以“汗水入池续墨,青丝落纸化字,磨砺使毫锋吐烟,灵悟教苦心升华”自励,并与广大爱好书法的朋友共勉。
2#
85910341 发表于 2012-6-21 16:17:35 | 只看该作者
北京市书协副主席、著名军旅书法家丁嘉耕一席谈
3#
yuoyu 发表于 2012-8-30 11:24:48 | 只看该作者
北京市书协副主席、著名军旅书法家丁嘉耕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梦溪围棋网 ( 苏ICP备09082342号 常年法律顾问 张律师 13815178623 常年艺术指导 一离西风 )

GMT+8, 2024-11-27 11:07 , Processed in 0.090628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